梦溪笔谈

《梦溪笔谈》为北宋科学家、政治家沈括所著,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,共26卷,再加上《补笔谈》3卷和《续笔谈》1卷,分故事、辨证、乐律、象数、人事、官政、权智、艺文、书画、技艺、器用、神奇、异事、谬误、讥谑、杂志、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。内容涉及天文学、数学、地理、物理、生物、医学和药学、军事、文学、史学、考古及音乐等学科,可以说是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,因此备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。
包孝肃为吏所卖
【原文】
 
包孝肃尹京①,号为明察。有编民犯法,当杖脊②。吏受赇,与之约曰:“今见尹,必付我责状,汝第呼号自辩,我与汝分此罪,汝决杖,我亦决杖。”既而包引囚问毕,果付吏责状,囚如吏言,分辩不已,吏大声诃之曰:“但受脊杖出去,何用多言!”包谓其市权③,捽吏于庭④,杖之十七,特宽囚罪,止从杖坐⑤,以抑吏势,不知乃为所卖,卒如素约。小人为奸,固难防也。孝肃天性峭严,未尝有笑容,人谓“包希仁笑比黄河清”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包孝肃:包拯,字希仁,今安徽人,官至三司使,谥号孝肃。
 
②杖脊:用刑杖敲打脊背,刑罚的一种。
 
③市权:用权力来谋取私利。
 
④捽(zuó):揪住。
 
⑤杖坐:坐杖刑,杖臀。
 
【翻译】
 
包拯暂时代理开封府的时候,以明察秋毫著称。有一个百姓犯了法,理应受杖脊的刑罚。有一个吏人收受了贿赂,和这个百姓约定好说:“今天就要去见府尹,一定会让我负责写具结书的事情,你只需要大声为自己辩解,我和你分担罪责,你被打了板子,我也会被打板子。”没多久包拯让人将囚犯押上堂审讯完毕后,果然让这个吏人起草具结书,囚犯就像吏人说的那样,分辩不已,吏人大声斥责他说:“只管接受杖脊刑罚后出去,何须多言!”包拯认为是这个吏人在以公谋私,便将吏人揪上公堂,杖打十七板子,后又特意宽减了囚犯,只让他受了杖臀之刑,以此来抑制吏人的权势,他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个吏人所卖,判决的结果和吏人、囚犯之前约好的一样。小人做奸邪的勾当,原本就是很难防备的。包拯生性峭严,从未有过笑容,人们称其是“包拯的笑比黄河还要清”。
上一篇:《酉阳杂俎》
下一篇:进奉茶纲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王洛印,译注。梦溪笔谈译注[M]。上海:上海三联书店,2014. 张富祥,译注。梦溪笔谈[M]。北京:中华书局,2009. 金良年,胡小静,译注。梦溪笔谈全译[M]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3. 沈括。梦溪笔谈[M]。长春: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2010. 赵德荣,译注。梦溪笔谈(精装珍藏本)[M]。北京:中国画报出版社,2011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