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溪笔谈

《梦溪笔谈》为北宋科学家、政治家沈括所著,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,共26卷,再加上《补笔谈》3卷和《续笔谈》1卷,分故事、辨证、乐律、象数、人事、官政、权智、艺文、书画、技艺、器用、神奇、异事、谬误、讥谑、杂志、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。内容涉及天文学、数学、地理、物理、生物、医学和药学、军事、文学、史学、考古及音乐等学科,可以说是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,因此备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。
王东城善知人
【原文】
 
古人谓贵人多知人,以其阅人物多也。张邓公为殿中丞,一见王东城,遂厚遇之,语必移时①。王公素所厚唯杨大年,公有一茶囊,唯大年至,则取茶囊具茶,他客莫与也。公之子弟,但闻“取茶囊”,则知大年至。一日公命“取茶囊”,群子弟皆出窥大年,及至,乃邓公。他日,公复取茶囊,又往窥之,亦邓公也。子弟乃问公:“张殿中者何人,公待之如此?”公曰:“张有贵人法,不十年当据吾座。”后果如其言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王东城:王旦,字子明,今山东人,北宋名相,谥号文正。
 
【翻译】
 
古人称贵人大多都善于识人,是因为他们阅人无数的缘故。张邓公任职殿中丞,一见到他,王东城便对他厚待有加,和他谈话的时间也非常长。王东城向来只厚待杨大年,他有一个茶囊,只有杨大年来的时候,才会取出茶囊泡茶,其他的客人不会受到这样的待遇。王东城家的子弟,只要听“取茶囊”,就知道是杨大年来了。一天王东城命人“取茶囊”,众子弟都出来看杨大年,等到之后,才发现是邓公。又有一日,王东城又取茶囊,众子弟又前去窥视,还是邓公。于是子弟便问王东城:“张某人是什么人,您要如此厚待他?”王东城说:“张邓公有贵人的模样,不出十年定会接替我的职位。”后来果然如他所言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王洛印,译注。梦溪笔谈译注[M]。上海:上海三联书店,2014. 张富祥,译注。梦溪笔谈[M]。北京:中华书局,2009. 金良年,胡小静,译注。梦溪笔谈全译[M]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3. 沈括。梦溪笔谈[M]。长春: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2010. 赵德荣,译注。梦溪笔谈(精装珍藏本)[M]。北京:中国画报出版社,2011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