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五郎

【原文】
 
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,不知其名,邑人但谓之“杜五郎”。所居去县三十馀里①,唯有屋两间,其一间自居,一间其子居之。室之前有空地丈馀,即是篱门,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。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,见其人颇萧洒,自陈:“村民无所能,何为见访?”孙问其不出门之因,其人笑曰:“以告者过也。”指门外一桑曰:“十五年前,亦曾到桑下纳凉,何谓不出门也?但无用于时,无求于人,偶自不出耳,何足尚哉!”问其所以为生,曰:“昔时居邑之南,有田五十亩,与兄同耕。后兄之子娶妇,度所耕不足赡,乃以田与兄,携妻子至此。偶有乡人借此屋,遂居之。唯与人择日,又卖一药,以具粥,亦有时不继。后子能耕,乡人见怜,与田三十亩,令子耕之,尚有馀力,又为人佣耕,自此食足。乡人贫,以医、卜自给者甚多,自食既足,不当更兼乡人之利,自尔择日、卖药,一切不为。”又问:“常日何所为?”曰:“端坐耳,无可为也。”问:“颇观书否?”曰:“二十年前亦曾观书。”问:“观何书?”曰:“曾有人惠一书册,无题号,其间多说《净名经》,亦不知《净名经》何书也。当时极爱其议论,今亦忘之,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。”气韵闲旷,言词精简,有道之士也。盛寒,但布袍草履,室中枵然②,一榻而已。问其子之为人,曰:“村童也。然质性甚淳厚,未尝妄言,未尝嬉游。唯买盐酪,则一至邑中,可数其行迹,以待其归,径往径还,未尝傍游一步也。”予时方有军事,至夜半未卧,疲甚,与官属闲话,轸遂及此。不觉肃然,顿忘烦劳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去:距离。
 
②枵(xiāo)然:空荡荡的样子。
 
【翻译】
 
颍昌阳翟县有一个姓杜的人,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,乡人只是称他为“杜五郎”。他居住的地方和县城相距三十多里,只有两间屋子,一间是他自己住的,另一间则是他儿子住的。屋子的前面有一块一丈有余的空地,再往前便是篱门,杜生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出这个篱门了。黎阳尉孙轸曾经前去拜访他,看到他这个人极为潇洒,他还主动说道:“乡人都没有什么才能,为何会前来拜访?”孙轸询问他不出门的原因,这个人笑着说:“这是传话人的过错呀。”然后他指着门外的一棵桑树说:“十五年前,我也曾经到这棵桑树下乘凉,为何说是不出门呢?只是我没有用处,也没有什么需要求人的地方,只是偶尔不出门而已,有何可崇尚的!”又问他以什么为生,他说:“昔日在县城的南面居住,有五十亩田地,和我的哥哥一起耕种。后来我哥哥的儿子娶了媳妇,思虑到耕种得来的粮食不足以养活全家,于是便将田地给了兄长,我带着妻子来到了这里。恰好有位乡亲借给了我这座房子,于是便居住下来。平时只是给人算算命,还会卖点草药,以此来养家糊口,有时也有无法接济的时候。后来我的儿子可以耕种了,乡人见他可怜,便给了他三十亩田,让儿子耕种,除此之外儿子还有些余力,于是就又帮别人耕种,自此才算是吃饱肚子了。乡人贫穷,依靠行医来生存的人有很多,自己既然已经可以吃饱饭了,就不应该再占取乡人们谋利的道路,自此后算命、卖药,一切都不做了。”孙轸又问他:“平常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?”这个人回答说:“只是端坐着,没有什么可做的。”又问:“会看些书吗?”这个人说:“二十年前,也曾经看过书。”又问:“看过什么书?”回答说:“曾经有一个人送给我一本书,没有书名,其间大多讲的都是《净名经》,也不知道《净名经》是什么书。当时极其喜爱书里面的谈论,而今也已经忘记了,长久以来书也不知道放在哪里了。”这个人气韵闲旷,言词精简,是个有学识的人。当时正值盛寒,他却只穿着布袍草履,屋子里空荡荡的,只有一张床。又问他儿子的为人,他回答说:“村童而已。不过他生性淳厚,从未妄言过,也从未嬉游过。只有买盐酪的时候,才会前往县城,可以计算着他的路程,以此等待他回来,直往直来,未曾去别处游玩过一步。”我当时有军务在身,到半夜时还没有躺下休息,十分疲劳,和下属闲聊的时候,孙轸便提到了这件事情。我不觉肃然起敬,顿时忘却了身上的烦劳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