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溪笔谈

《梦溪笔谈》为北宋科学家、政治家沈括所著,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,共26卷,再加上《补笔谈》3卷和《续笔谈》1卷,分故事、辨证、乐律、象数、人事、官政、权智、艺文、书画、技艺、器用、神奇、异事、谬误、讥谑、杂志、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。内容涉及天文学、数学、地理、物理、生物、医学和药学、军事、文学、史学、考古及音乐等学科,可以说是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,因此备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。
四处藏书
【原文】
 
前世藏书,分隶数处①,盖防水火散亡也。今三馆、秘阁②,凡四处藏书,然同在崇文院③。其间官书,多为人盗窃,士大夫家往往得之。嘉祐中,置编校官八员,杂雠四馆书④。给吏百人,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。自此私家不敢辄藏。校雠累年,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分隶:分别隶属。
 
②秘阁:收藏珍贵书籍的地方。
 
③崇文院:官署名。三国时期,魏明帝设置崇文观,唐朝时期设置崇文馆,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,重新选址修建,并命名为崇文院。
 
④杂雠(chóu)四馆书:史馆、昭文馆、集贤院、秘阁的书籍相互校对。雠,校对。
 
【翻译】
 
前代藏书,分别隶属好几个地方,是为了防止因水灾、火灾而全部散亡的危险。而今三馆、秘阁,凡是藏书的地方有四处,然而全部都设置在崇文院中。其中的国家图书,大多被人盗走,而士大夫之家却往往能够得到。嘉祐年间,朝廷设置了八位编校人员,负责四馆书籍的相互校对工作。并给他们配了一百位负责抄写的官吏,都用黄纸所装订成的大册书本抄写。自此个人便不敢擅自珍藏了。这种校对方式持续了好几年,最终仅仅完成昭文馆的藏书校对工作后便停止了。
上一篇:银台司
下一篇:旧翰林学士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王洛印,译注。梦溪笔谈译注[M]。上海:上海三联书店,2014. 张富祥,译注。梦溪笔谈[M]。北京:中华书局,2009. 金良年,胡小静,译注。梦溪笔谈全译[M]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3. 沈括。梦溪笔谈[M]。长春: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2010. 赵德荣,译注。梦溪笔谈(精装珍藏本)[M]。北京:中国画报出版社,2011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
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