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画之妙,当以神会

【原文】
 
书画之妙,当以神会,难可以形器求也。世之观画者,多能指摘其间形象、位置、彩色瑕疵而已,至于奥理冥造者,罕见其人。如彦远《画评》言①:“王维画物②,多不问四时,如画花,往往以桃、杏、芙蓉、莲花同画一景。”予家所藏摩诘画《袁安卧雪图》,有雪中芭蕉,此乃得心应手,意到便成,故造理入神,迥得天意,此难可与俗人论也。谢赫云③:“卫协之画④,虽不该备形妙,而有气韵,凌跨群雄,旷代绝笔。”又欧文忠《盘车图诗》云:“古画画意不画形,梅诗咏物无隐情。忘形得意知者寡,不若见诗如见画⑤。”此真为识画也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彦远:张彦远,唐朝后期的书画评论家,字爱宾,今山西临猗南。
 
②王维:字摩诘,今山西永济人,官至尚书右丞,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画家。
 
③谢赫:南朝齐梁人,著有《古画品录》。
 
④卫协:晋初时期的画家。
 
⑤古画画意不画形,梅诗咏物无隐情。忘形得意知者寡,不若见诗如见画:引用的欧阳修的诗,原本是和梅尧臣而作的,其意思为,古时候的人绘画比较注重意境,不注重形似,梅尧臣的诗则比较注重写实,风格比较平淡,咏物诗比较直露。不过,作诗的时候如若过分追求写实,倒不如试着学学“忘形得意”的方法,以意境为主,让人在读诗的同时犹如在鉴赏一幅画作。梅尧臣:字圣俞,今安徽人,官至员外郎。
 
【翻译】
 
书画的精妙之处,应该以心神去领会,很难从形迹上来求得。世间观赏画作的人,大多也只能指摘画作中的形象、位置、色彩等方面的瑕疵罢了,至于能够潜心思索画作中的深刻意境的人,那就非常罕见了。比如张彦远的《画评》中说:“王维画景物时,大多不会询问四时节气,比如画花的时候,往往会将(不同季节盛开的)桃、杏、芙蓉、莲花画在同一幅景物图中。”我家中所收藏的王维所画的《袁安卧雪图》,画中有雪中芭蕉,这是他得心应手之作,意趣到了即可以水到渠成,所以其中的义理入神,深得天意,这是很难和俗人去讨论的。谢赫说:“卫协的画作,虽然无法完整地描绘出精妙的事物外形,却具备神韵,他的画作竟然超越了其他画家,可谓旷代绝笔。”又有欧阳修的《盘车图诗》中说:“古画画意不画形,梅诗咏物无隐情。忘形得意知者寡,不若见诗如见画。”这才是真正识得绘画精妙之处的言论呀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